2020年新春佳节,本该是一个欢乐祥和、阖家团聚的好日子,然而,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一种极具传染性的新型肺炎在神州大地爆发。
一时间,武汉告急!湖北告急!整个华夏大地告急!
面对疫情,全民总动员,全国上下都投入到了这一场惨烈的战“疫”之中。
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魏小全体师生群策群力,在规范有序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许多感人的故事也不断涌现。
(一)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朱虹,是我校的一位90后年轻教师,她富有才华,朝气蓬勃。通过网络和电视,她看到疫情在全国蔓延,确诊和疑似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每天都有不少人被无情的疫病夺去生命。为此,她心急如焚。
力量虽微,贵在行动。她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美篇等多种宣传渠道,积极向教师、家长、学生介绍预防新型肺炎的相关知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家庭聚会,不到人员密集场所等,切实增强了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疫病防范意识。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她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进行摸排、排查,做到每日防控,每日上报。她细致了解每一位外出学生的动态,密切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情况。
班上有一名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防疫意识不强,他不配合朱老师的工作,对朱老师数次打电话给他产生了反感,他竟宣称:“没有被病毒毒死,活生生被你们老师烦死!”
朱老师听到此言,并没有生气,她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出发,将心比心,对家长的心理进行疏导。接下来,她介绍了两个惨痛的事例,这两个事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当事人由于疏忽大意,不注意隔离,造成了全家感染、多人隔离的惨痛后果。
见朱老师如此真诚,一心为自己和家人着想,该家长完全信服了,他由衷地向朱老师表示感谢和道歉,并表示:以后一定好好配合朱老师的工作,做好自我防护,不给国家和社会添乱。
朱老师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虽然十分劳累,但她无怨无悔,因为她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教师,防护新型肺炎,守护学生安全是自己的职责。
(二)疫病无情,人间有爱
韩苹,学校德育处主任。她是我校有名的热心人,任何人有困难,只要找到她,都能得到帮助。
最近韩主任有点忙。她忙着向区里推送抗疫手抄报、绘画作品和征文等,忙着制作小视频,向师生宣传抗疫的相关知识,忙着与学生进行互动,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当听说学校后勤处采购防疫物资遇到了障碍,她二话没说,毛遂自荐,主动帮学校联系商家。一家断货,就找另一家;另一家发货有困难,就再找一家。一连找了好多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联系到了合适的货源。
韩主任的丈夫是一位医生,在疫情爆发的当口,他战斗在第一线——承担一个村子的卡口检查、体温检测等工作。
面对早出晚归的丈夫,韩主任总是这样对他说:“家里的事我负责,你只要管好你的工作就行!”语言质朴,感人至深。
当夫妻俩听说村子里有村民缺少口罩、消毒液等物资,他们便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些物资,亲自送到村民的手中。
每当有人称赞韩主任的义举,她总是说:“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国难当前,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这样做。”
(三)夫妻携手,共同抗疫
她叫朱红英,是魏村小学低年级的一位班主任;他叫陈伟,是孟河派出所的一位民警。两人结婚二十余载,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当疫情袭来,不仅对医护人员是一次考验,同时,也是对公安民警的一次重大考验。
面对疫情,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号召,陈伟义不容辞,他和同事们以最快的速度、最坚决的态度,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对派出所辖区内可能存在与疫情相关的安全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
朱老师作为一名警嫂,和普通妻子一样,她爱丈夫、爱家庭。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有的只是作为警察妻子的理解、宽容、支持,有的只是一个新时代女性的自信、自立、自强。
她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孩子,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作为班主任,她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由于丈夫工作的特殊性,每天都要外出,或多或少会接触一些人。为保证万无一失,开学不影响全班学生,朱老师主动进行自我隔离,与家人分开,单独居住……
自疫情爆发后,夫妻俩鲜少见面,即使相见,也已是深夜。夫妻俩互相勉励:再寒冷的冬天总会过去,再迟到的春天终将到来,待到山花烂漫时,一家人携手共游红梅公园,一起欣赏那迷人的春色!
(四)以人为本,不忘初心
“老杨,我们班有一个滞留外地的学生,家长不听劝阻,打算私自返回常州……”
“老杨,我们班有一个贵州的学生,住在大山里,他们那儿只能接收到手机信号,没有网络,不能提供学生健康状况表格,这可咋办?”
“老杨老杨,我打算制作一个动感相册,将孩子们延迟开学期间的照片和视频串联起来,这样能让孩子们的心情快乐一点,能不能教教我?”
老师们口中的老杨,名叫杨建新,他是一名党员,是魏村小学的后勤处主任。
老杨老杨,其实一点也不老,五十不到,但由于天生白头发多,再加上本性随和,因此,大家亲切地称之为老杨。
为了更好地部署防疫工作,学校举行网络视频会议,当大家见到老杨的样子时,不由得惊呆了:老杨的白头发更多了,脸上布满了憔悴和疲惫。
自从疫情发生,老杨很少早于深夜的十二点睡觉,家人劝他注意休息,但老杨总是说:“等我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魏村小学一千多号学生,近百名老师,每一个人的具体动向都在老杨的心里。哪位老师感冒咳嗽了,哪一位孩子滞留外地无法返回,哪一名学生返回时途经过湖北、温州等,所有的一切,老杨都了然于胸。
老杨参与制定学校的多项应急预案和措施,每天还要收集师生的健康状况上报,上报的每一个数据都要精准采集,容不得半点马虎。只要疫情不结束,他每天的工作状态都是如此。
他始终认为:自己吃点苦不要紧,这样才能守护魏小的一方平安。作为一名党员,就应当牢记初心,想群众之想,急群众所急,踏踏实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五)善心无惧,致敬逆行
钱恂老师来自河海实验小学,本学期到魏村小学交流。
她是江苏省十佳优秀志愿者、常州市师德模范、常州市十佳母亲、新北区优秀班主任、新北区道德模范,这一份份荣誉见证着她的努力和优秀。她既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也是“益点心程”公益项目的创始人。
一直以来,钱老师热心公益事业,她认为:公益不只是你我的事,公益是大家的事。我们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钱老师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自防疫攻坚战开启,钱老师便带领“益点心程”的成员们,积极投身于这场战“疫”。
志愿者们在区里的统一指挥和安排下,来到社区,来到卡口,向来往车辆发放宣传资料,配合医护人员检查来往车辆上人员的体温,配合交警检查人员的身份信息,登记车辆号牌等,二十四小时轮班开展志愿服务……
忙碌一天的钱老师回到家中,虽已精疲力竭,但仍不能休息,因为班上的孩子们还在等着自己。她跟孩子们有过约定:白天钱老师参加志愿者活动,晚上会跟孩子们互动,为孩子们解答自学过程中的疑惑。
钱老师的个子不高,但她瘦小的身躯里却蕴藏着一种惊人的力量,她谦逊、温柔、博爱,她以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的人。
其实,魏小师生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还有很多,有不顾高血压,坚持工作,务必将工作做细做实的吴校长,有一手抱娃,一手参与导学工作的姚小妹老师,还有为了将导学方案做细致、做可行,反复修改上百次的陈莉敏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体魏小人忠于职守、众志成城,誓与新肺病魔抗争到底,所有人都相信:我们终将迎来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