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链接,观看魏村小学《秋冬传染病预防》宣传美篇)
秋冬两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让家庭、学校都能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以下就例举一些秋冬两季最易爆发的传染病以及如何防控:
一、流感
【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病)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流感是由专门的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个类型,其中甲型病毒和乙型病毒都可以引起流感暴发,特别是流感甲型病毒,变异频繁,容易引起大规模,甚至全球性暴发。乙型病毒容易引起局部流感流行。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流感病毒主要借助空气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飞沫传播。另外,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会附着病毒,人们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也会造成感染。
家庭、学校、办公室是流感集中发病比较严重的地方,也是流感传播链条中相互影响的重要环节。流感往往先从学校爆发,由孩子把病毒带入家庭,造成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所以家庭预防对控制流感传播有还重要作用。
【预防流感有哪些方法?】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解除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者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者轻流感症状。
二、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的特有症状】:首先是腮腺肿大,一般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一般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大2-3天后,另一侧也出现肿大,并伴有疼痛和热感。在张口及咀嚼时疼痛加重。肿痛约一周后消退。腮腺肿大时大部分有3-5天的发烧。腮腺肿大后,一定要严格隔离。直到腮腺肿大完全消失3天后才可以解除隔离。
1、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它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亦可检出病毒。
2、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另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型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者也同样具有传染性。
3、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有什么症状】?以下介绍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
腮腺炎潜伏期8至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
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在家庭护理方面,提醒患儿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患了腮腺炎后,要立即隔离治疗,暂停上学,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病儿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可煮沸消毒,居室经常通风换气,使居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2、卧床休息。重症病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康复。轻症的病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注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造成疾病传播。病儿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容易导致发生并发症。
3、合理的饮食。应给病儿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
4、发热及腮肿局部的护理。对于发热39℃以上的,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在腮肿的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另外,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尽量少去到人群多的地方,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对接触过腮腺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三、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临床特征: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不含咖啡因或酒精)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预防:
⑴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⑵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⑶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⑷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⑸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中国疾控中心 传染病处)
四、水痘
一、水痘是什么?
水痘,俗称“水疮”、“水花”,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皮肤出疹的急性传染病。人是该病毒惟一宿主,患者为惟一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二、患有水痘,有哪些症状?
水痘的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
水痘患者症状多数是起病急、症状轻、伴有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位,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一般不留皮痕。疱疹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在为期1~6天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因而丘疹、水疱疹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这就是我们俗称的水痘“四世同堂”现象。
三、得了水痘,怎么治疗?
患儿应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结痂干燥为止。与水痘接触过的儿童,应隔离观察3周。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加强护理,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
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可外用1%甲紫溶液或抗菌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阿昔洛韦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发和加重。
对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等严重病例,应及早采抗病毒药物治疗,更昔洛韦是目前治疗水痘—带状疱疹的首选抗病毒药物,但须在发病后24小时内应用效果更佳。或加用α-干扰素,以抑制病毒复制,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皮损愈合,加速病情恢复,降低病死率。
四、怎么预防水痘?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擤鼻涕使用过的手纸;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勤洗手,尤其是要多用除菌香皂或洗手液洗手;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洗脸毛巾;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疾病流行季节外出时带口罩等。这些习惯同时也可以预防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的其他急性传染病。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做好个人防护。
(1)儿童应尽量避免与患有水痘或带状疱疹症状的病人的接触。
(2)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3)如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疱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接种疫苗。
水痘疫苗属于国家二类疫苗,也就是自费疫苗。我建议12月龄以上幼儿应及时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在入小学前再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这样既可提高血清阳转率,也可使幼儿体内抗体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五、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预 防 手 册】
一、家长应注意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要记住保持双手清洁,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采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
2、保持良好的食物卫生。具体包括:选择安全的食物原材料、保持处理食物的人员和用具清洁、彻底煮熟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把食物存放于安全温度。以此来防范诺如病毒由食物传播。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不生吃或半生吃海产品,不饮生水及生熟混合水;
3、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已经出现的感染者要进行隔离;安排未感染人员远离受污染的地方;彻底消毒感染区,消毒人员须佩戴手套及外科口罩。一旦发现儿童、学生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报告;
4、诺如病毒感染病人应于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内隔离治疗,建议食品从业人员连续2次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重新上岗。
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做到
1、应制定传染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定期对公共场所如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池、便器、电梯按钮等进行清洁及消毒,同时做好饮水及食品安全的管理。
2、应配备充足的消毒物资及个人防护物资备用,厕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及香皂,并在日常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染病知识教育及洗手方法培训。
3、应在日常对授课老师或保洁人员做好消毒液的配置,呕吐物及污染区域消毒方法的培训等工作,并对相关人员的日常消毒工作、发生疫情后的消毒工作等进行质量控制。
4、加强食堂的管理,从事饮食品加工的人员如发生呕吐、腹泻等症状,应暂时脱离工作岗位。
5、发现可疑病人后应及时隔离患者,以免造成进一步传播。特别是班级内有学生呕吐时,授课老师应立即向校医汇报,并配合校医及保洁人员规范处理呕吐物,同时将发病儿童单独隔离,通知家长带其就医或回家休息。
6、在疫情流行期间,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尽量停止举办各种集体活动,避免疫情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