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自我成长>>教育随笔>>文章内容

小学班主任的沟通艺术
发布时间:2020-12-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唐钰


摘要: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班主任不仅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帮助学生能够在更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要善于利用沟通艺术,新时期老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以增强家校合作。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要根据个性有效沟通;要多运用正面鼓励性话语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家长进行交流时要能换位思考增强同理心,改善交流方式,鼓励家长参与学习活动,拉近距离促进理解。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沟通;管理

新时期的教育中,沟通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应用技能,且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处于相对脆弱的阶段,情况更为复杂,班主任做好沟通艺术的应用对于促进师生之间交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孩子的健康成长还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学校和家庭的密切交流和配合也尤为重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作为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班主任更要运用沟通艺术拉进与家长的距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

1.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沟通一词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平等是良好沟通的前提和基础,老师首先要明确,学生虽然是教育的对象但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而自己的主要职责是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教会他们高效学习的方法。尊重就是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老师不能以长者身份自居而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沟通交流来分担学生的痛苦与忧伤,分享他们的欢乐与幸福。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和学生成为朋友,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从而让自己的教育有的放矢,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2. 根据个性,有效沟通

   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不能简单粗暴地选择成人化的语言,并且对待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班主任要更多地关心他们,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面带微笑,语气温柔耐心地和学生交流;有的学生性格活泼比较外向,思维敏捷,同时乐于表达自己,班主任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1],让学生信服从而树立教师威信。沟通时的语言也有讲究,要善于运用儿童化语言的同时让自己的语言带有一定的幽默感让沟通效果事半功倍,有效的沟通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是通过合理的语言让孩子乐于接受,能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形成一个沟通的良性循环。此外,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例如与优等生的沟通,在强调学生优点的同时,还要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提高抗挫折能力;消除嫉妒、提高公平竞争的意识;对于后进生,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形成的原因,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要更有耐心地沟通,不断鼓励促进学生进步。

3. 正面鼓励,提高积极性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由此可见语言具有巨大的威力,而沟通离不开有效的语言,因此在运用语言时一定要慎重。小学生内心比较脆弱,对外界的感知较为敏感。为了构建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语言技巧,注意交流时的运用语言的尺度。可以多进行正面引导,使用鼓励性语言,用最真诚的微笑来面对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身上宝贵的优点,用激励的话语去鼓励学生。学生的自尊心需要被保护,因此也要求班主任少用负面、批评、过激的语句去评价学生。教师职业道德也有明确规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不挖苦学生,千万别让无心的话语成为刺伤孩子自尊心的利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抹不去的伤疤。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

1. 换位思考,增强同理心

      学生性格多样,在学校较大的活动范围内会有各种活动,因此,也会有各种情况出现。作为班主任能做的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密切关注学生动态,不管是课堂状况,还是课间活动。倘若连学生的情况都不能做到心中有数,又怎样能与家长取得有效的沟通呢?在与脾气性格不同的家长沟通时,一定要平静耐心地交流,不要以俯视的视角,我们跟家长的沟通需要的是平视和仰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与家长换位思考,以同理心来赢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同,以真心换真情,家长对班主任日后的工作会更加配合[2]

2. 新媒体,改善沟通方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快速变更,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各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电话,一条微信消息越来越多的方法可以让班主任和家长进行沟通[3]。与此同时,班主任需要注意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沟通的方式和技巧都需要仔细斟酌。在交流沟通时,首先应予以肯定;在遇到针对的问题时在作出具体的有礼有节的回答,进一步展开沟通。一方面稳定家长的心态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具体的沟通做好情感上的铺垫。态度要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摆事实讲道理,让家长信服、安心才能更好地展开接下来的工作。沟通要及时,信息要准确,准确的将前因后果与家长告知,避免因信息的模糊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若是以信息方式告知更应该对措辞更加严谨。

3. 鼓励参与学生活动,促进理解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再多的电话、微信,不如让面对面的实际感受更有说服力。作为班主任可以选择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体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了解具体情况能更顺利地与家长沟通,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一些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在活动中感受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体会其中的不易,从而能互相体谅。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密切配合才是最完美的组合,才能发挥出1+1>2的效果,家校的有效沟通共同筑造孩子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总结

班主任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教育者,是沟通学校、家长的桥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沟通意识,运用沟通艺术,掌握沟通技巧实现与学生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以此提升自己班级管理能力,及时解决学生困难,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平军. 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31):32+34.

[2] 苏佳慧. 沟通让爱无缝衔接[N]. 中国教师报, 2020-09-23(11).

[3] 王明苗. 新媒体在班级管理中的巧妙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19, 21(18):209.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16-2018 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魏村街道向阳路9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我们:kad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