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的眼睛就如同窗户一般透彻、明亮,可是也如同窗户一样“易碎”,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各项数据表明,“小眼镜”出现低龄化趋势,错误的用眼习惯导致青少年的眼睛出现问题。戴上眼镜给同学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爱眼护眼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月15日上午,魏村中心小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们来到春江医院,采访了资深的眼科医生蔡纪康主任。为了让此次采访更加顺利、圆满,大家精心准备了十几个话题,希望能从蔡医生那里得到答案。
针对孩子们的提问,蔡医生全程面带微笑,用亲切、通俗的语言一一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听懂,他不时拿出眼睛的实物模型在上面指点。孩子们听得也很认真,眼神中透露着专注的神情,听到重点处,立即记录下来,作为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一)眼睛视力问题
有关眼睛视力问题,蔡医生主要介绍了以下几类:
【远视】
随着孩子眼睛的发育,这类症状一般会在孩子10岁之后渐渐消失。如有必要,可去眼科检查一下,了解造成远视的原因及问题严重的程度,但如果是严重的远视,戴上医生指定配制的眼镜可矫正。
【近视】
近视就是近距离东西看得清楚,而远距离看东西则非常模糊。近视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只要注意用眼卫生,一般是可以恢复,但真性近视的话一般不容易恢复。对于近视眼没有特别的诊治方法,近视度数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加深,然后稳定下来。近视后要及时正确佩戴眼镜,做好眼部保健,通过矫正办法提高视力。
【斜视】
由于两眼不能同时集中在一个物体上,以致造成在大脑中出现两个图像,常易出现继发性的弱视。斜视最好在3岁以前进行矫治,否则到了5~6岁,孩子还可能出现多种情况的眼疾。
【散光】
眼睛表面各方向的屈光度不同,可造成散光,看物模糊。散光可能在出生后就出现,但仍可随着年龄增长而得到改善。
(二)青少年如何预防近视。
蔡主任指出预防青少年近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严格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切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严格落实学生作息管理;大力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严格落实视力日常监测;切实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切实加强学生视力健康日常干预;大力促进学生饮食健康。
(三)高科技治疗近视。目前,治疗近视最好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激光治疗近视,另一种是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这两种治疗方法区别于传统的近视手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所在。当然,手术治疗也存在一些弊端:
1.干眼症。干眼的发病率最高达到55%,产生干眼的原因是近视手术后角膜细胞还未完全恢复,根据每个人年龄和角膜情况,一般经过3—6个的时间,泪液的分泌情况就会达到术前的正常水平,干眼的情况完全消失。
2.角膜感染
根据国内某知名眼科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发生概率为千分之一,这家医院30000多例近视手术的成功经验中,只发生过一例,其原因是患者隐瞒了其有过严重的角膜炎病史。
3.眩光
此症发生的概率也较低,为5%左右,不过同干眼一样,经过一定的恢复期后就能够达到术前的正常水平。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工夫,几十分钟的采访已经结束。蔡主任的专业解答使同学们获益匪浅,不仅获取了大量关于青少年预防近视的知识,还纠正了同学们平时的一些认知误区。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活动十分有意义,希望今后能多参与一些类似的活动。
(撰稿:吴云鹏 摄影:曹乃娟 审核:曹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