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等上级部门的各项安全要求,将学校安全工作列为学校的头等大事,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落实各项防卫措施,制定了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使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消防意识等其它安全意识显著增强,现将我校安全工作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架构指挥体系
为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1、组织机构:
组 长:吴 伟
副组长:徐志宏、黄华萍
组 员:杨建新、林 敏、唐亚君、刘宏伟、陈莉敏、顾亚芬、韩 苹、曹乃娟、徐筱燕、孙国方、各班班主任
2、年级责任人(蹲点行政):
一年级:顾亚芬,二年级:杨建新,三年级:林 敏,四年级:刘宏伟,五年级:韩 平,六年级:陈莉敏
3、各条线具体安全职责:
杨建新、林敏:校园安保措施、学校场地及建筑物安全排查维修、师生用餐安全、师生传染病防控安全。
韩平、刘宏伟: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陈莉敏、顾亚芬、曹乃娟、唐亚君、各班主任:课堂教学安全、学生课间活动安全
孙国方:门卫安保
二、完善制度预案,增强实施保障
建立健全各类安全工作制度,制定了各类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预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
1.签订安全责任书。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培训、师生外出、消防安全、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危险品安全管理、值班、门卫、应急管理、饮用水管理等规章制度,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2.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所有相关的应急处理预案。为了及时快捷地开展工作,学校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小组、安全教育工作小组、突发公共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等机构。并对可能发生的冰雪风暴天气、大气重污染、地震、火灾、反恐防爆、学生伤害、食物中毒、传染疾病、校车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处理用应急预案的形式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
3.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签订责任书。校长与教育局签订责任书,学校对从副校长到门卫、各室负责人员、后勤人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所有岗位都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并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教师期末考核内容中,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三、明确职责分工,细化过程落实。
为经一步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我校制定了《魏村中心小学安全工作岗位职责》,对全校40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明确校长对学校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对学校安全工作负主管责任;其他中层干部,按照工作分工,对所分管的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办公室负责人及班主任对本组室、本班级的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任课教师对所任教的课堂内或所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当天的值周领导负全部责任,值周老师对当天值日内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除此之外,所有任课教师在发现教室、办公室有电灯、桌椅、设备等损坏且存在安全隐患时,第一时间现场处理和通过“E学校教师”APP客户端进行上报给后勤处,后勤处及时安排人员进行相关维修排险工作。
四、严格隐患排查,及时化解风险。
为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我校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我校在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开展了一次校园与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每个月定期开展一次由校长室和后勤处对校园及校舍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每月由后勤处对对所有教室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加以整改,。以上是固定的排查,除此之外校长室和后勤处还不定期对全校各个方面进行各种包括但不仅限于电气电路,防震,高空坠物,监控设备等方面的排查。
除了当值行政每日对校园进行巡查外,后勤保障处常年坚持每周末1次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开学后师生能正常工作学习。
五、开展多彩活动,丰富教育形式。
1.学校利用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强调安全事项。
2.每学期的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强化周”,各班级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中小学生安全守则》,班主任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利用好常州市安全教育平台(我校所有安全教育平台上的专题活动完成率均为百分之百)使安全教育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3.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心法教育课、德育活动、学科渗透,校园广播等途径,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期中禁毒教育参加上级部门开展的竞赛,多次名列全区前茅(参与率均为百分之百,平均分每次均超过99分),去年我校拿到了常州市教育局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4.开展法制安全教育讲座
学校每学期每个月都安排专门的安全知识讲座,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消防、交通、饮食、禁毒等系列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本学期,我校在9月15日开展了法制知识讲座,购买了批量的宪法书籍,利用网上相关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宪法学习,参与率为百分之百,让所有学生在观看相关视频,完成答题时,我校均分超过了98分)。
5.开设心理安全教育课
心理安全教育课做到教师、教材、课时三落实。教师为我校有相关执证的高晓宇老师、朱虹老师、林敏老师和唐冬英老师,教材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并联系我校实际进行编写的教材,每个年级课时固定。要求每次课前要求班任教师把学生带到指定地点,然后由这几位专任老师拿出精心设计的教材和课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对于个别学生,这些专任老师会进行长期观察和指导,今年,我校还被评为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6、发挥课后服务的安全教育功能。学校在开设课后服务时把时间分为上下两段,第一段为教师指导答疑,学生作业时间,第二段安排各参与看护的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六、积极开展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为了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技能,我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安全演练逃生活动。每个教师和学生必须明确要求与路线,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确保演练取得成效,提高学生的自我救护能力。我校在今年的2月14日、6月18日、8月24日、10月26日和11月20日分别开展了防震安全逃生疏散演练、消防安全逃生演练、反恐应急演练和疫情防控演练活动。每次逃生演练前做好计划安排,方案制定,师生培训,组织演练后及时做好评价反馈,后续总结完善等。
七、优化管理举措,夯实保卫工作。
1.把好门卫安全第一关,最近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学校更加加强门卫的管理工作,严格来客登记制度,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确需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必须电话联系后,由校内人员带领方可入校。学生在校期间家长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校园,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准离校,因为特殊原因必须离校学生,一律凭班主任开具的出门证方可离校,并在校门口必须由家长带回方可,否则不得离开校园。
2. 加强值日工作,每天的值日安排有2名行政人员带领至少6名老师进行值日,值日教师每人均需监管一个区域的学生的纪律、安全,做到校园内每个区域均有值日老师的眼睛能够关注到,不留一处死角。
八、重视消防工作,三方定期巡查
重视消防工作,教学楼安排好了消防通道,各专用教室和各楼层都配置了灭火器,学校灭火器数量完全达到要求,并在2020年上半年,我校和俊发消防有限公司签订了维保协议,每月对校内所有消防设施进行维护,学校后勤处也定时不定期地对校内所有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不留一处消防死角。
九、关注食品安全,强化健康意识
1. 认真做好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工作,我校食堂是委托扬子餐饮公司经营,为了确保师生饮食健康,我校由后勤处对扬子公司进行监管,后勤处林敏老师每天对扬子送来的菜品进行查看,及时了解师生对食堂伙食的满意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2. 学校对常见传染病主要以防治为主,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防治的方法与措施。对于校园学生到校情况,要求蹲点年级行政人员每天在8点10分前把本年级学生到校情况报到行政群,由顾亚芬主任进行统计后以表格形式发出,最后由林敏主任把汇总的应病缺课学生上报到省健康监测平台。各条线按照学生缺课情况,要求各班主任联系家长进行再次了解,对于疑似传染病的学生进行病源追踪,如果确诊为传染病,严格执行传染病居家隔离治疗制度。对于学生在校期间被诊断为传染病的情况,会立即要求班级其他学生转移至备用教室上课,并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密切观察,对原来教室进行必要的消毒消杀处理。患传染病的学生在康复后返校时,必须持有正规医院出具的返校复课证明方可返校。
3.严格落实学生体检和视力防控工作。每学期与属地医院联系至少给全校学生做一次体检,及时获取体检数据,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个别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医院给家长提出建议。我校十分关注学生的视力状况,对教室的灯光进行了全面改造,并在课程设置中强化了劳逸结合的安排,加强了一天两次的眼保健操规范化动作指导,在本学期学生视力不良率和近视率检测中,整体数据较去年下降十个百分点,特别是低年级段,养成良好的视力保护意识对学校近视防控工作收到一定的成效。
“安全工作重于泰山”, 学校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警钟长鸣、不骄不躁,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进一步细致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安心,为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