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 史彬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棵、蚜、藤、邻”等生字,会写“谢、棵、邻”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说清葫芦的生长过程,体会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理清蚜虫与葫芦之间的关系,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道理。
二、制定依据(教材及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寓言,文章语言优美,富含哲理,讲述了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可在葫芦长蚜虫后不听取邻居的建议,最后葫芦都掉落了的故事。简短的结构,借喻的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和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有个人”和其邻居的对话,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本课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画的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盯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课文插图的运用,加上老师上课时的适当补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2.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寓言故事并不陌生,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寓言《乌鸦喝水》,课后应该也会简单接触过《龟兔赛跑》、《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因此对寓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同学们虽然比较熟知一些寓言的故事内容,对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却还欠缺一定的思考。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课后习题,思考种葫芦的人一个葫芦都没有得到的原因,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促进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获得初步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整合分析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今天,史老师要跟大家玩游戏,看图片,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么。知道答案就立刻举起手。(葡萄、荷花、蘑菇)
2出示“葫芦”的图片,指生读准字音。
师点评:强调轻声。连起来读时,第二个lu的轻声很准确。
开火车读好葫芦
这个字“芦”单独读的时候读二声,比如:有芦苇、芦荟两个词。
3提问:同学们,葫芦的用处可大了,你知道它能干什么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可以盛水,可以倒酒,可以吹奏。
过渡:葫芦有这么多的用途,今天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呀也特别想要得到它。
4揭题:《我要的是葫芦》
谁来读好课题,我们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了解故事的结局
过渡:这个人想要葫芦,最终得到了么?请翻开书本自由朗读,找到答案。
1. 读的过程中,有2个要求。
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结果如何?在文中找到语句用横线划出。
2. 他最后得到葫芦了么?
你从哪里知道的?指两名学生回答。
3.你从哪个词看出这个人没有得到葫芦?(板书:都落了)
(二)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过渡:想要得到葫芦,首先就要种葫芦。哪个自然段写了种葫芦的?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种好葫芦有几步?)
1. T:要得到葫芦,首先要做什么?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一句,指生读好。
出示图片T:这就是一棵葫芦。你是怎么记住它的?(木字旁+果)
说说为什么是木字旁呢?(表示植物)
T:你还知道一棵什么呢?(一棵草、一棵树、一棵庄稼)
2. T:慢慢地,它发生了变化,读一读这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上来指一指。
预设1:(葫芦藤)
T:这弯弯的就叫葫芦藤,读好后鼻音。
T:是怎么样的葫芦藤?
S(细长的)你从形状上来说的
又细又长的,缠绕在架子上,谁来读好这个词。
看看图,还是怎么样的
S(嫩绿的)你从颜色上来说的
摸上去会怎么样
(软软的)你是从感觉上来说的,真棒。
预设2:(绿叶)
T:在葫芦藤的周围有什么?(绿叶)
T:这绿色的便是藤的绿叶,这叶子长得怎么样?
(又大、又绿、茂盛)
T:所以我们说藤上长满了绿叶。谁来读好。
指导读出茂盛的感觉。把“满”加重,延长。
T:谁可以把叶子读得再多一些。
T:真好,我猜一定能结个大葫芦。
预设3:(小花)
T:还看到什么?
T:小花是什么颜色呢?(白色)
T:它的颜色像雪一样白,我们就说它是雪白的。
T:看着这雪白的小花,你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你的感受。
(美丽、漂亮、让人陶醉)
带着感觉读好“雪白的小花”
T:慢慢地,花发生了变化,怎么了?(动画播放花谢。)
T:花朵怎么样了。S:掉落了。
T文中谢是指花枯萎了、落了
你还知道这个字的哪些用法?
很多懂礼貌的小朋友也会说什么?(谢谢,不用谢)谢还可以作为姓氏。
讲解生字“谢”,老师示范,说口诀学生描红。)
预设4:(小葫芦)
T:最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小葫芦)
T:读好词组“几个小葫芦”。葫芦很小,这个字就读轻柔一些。
小结:这就是葫芦的生长过程了。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贴在黑板上,让它变得更完整么。
首先,中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藤长满了绿叶,然后开出几朵雪白的小花。最后,花谢了,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3.练说出葫芦变化的过程。
学生结合板书练说。下面我们来读好文中写葫芦的句子吧。
4练说生长过程
T:我们学习了葫芦的生长过程,其实呀南瓜的生长也和它很相似。你能看着图片来,仿照着葫芦生长的过程来说一说南瓜是怎么生长的么。
师补充说明。
5终于等到了小葫芦,种葫芦的人心情如何呢?让我们读一读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课件出示句子)
提问:从这两句话中你读出了他心中有什么想法呢?(喜爱、期待)
T: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多么,表示很;
每天,说明天天要去,心中想着它)
T:读好他的喜爱与期待。
(三)说清葫芦落地的原因
1T:小葫芦长出来了,可为什么都落了?
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到表示原因的句子。
男生读第2节,女生读第3节,指名回答。
a“有蚜虫”出示图片,它会有什么危害?
(咬了葫芦叶,这样葫芦就吸收不到营养了)
补充:还有其他句子么?
b“不听邻居劝”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2如果你就在种葫芦的人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赶紧治虫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3 T:看来大家都知道要得葫芦得治虫的道理。因为它们是有联系的。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葫芦的生长过程,也知道了掉落的原因是有蚜虫、不听劝。可这个人为什么不懂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学习。
三、书写指导
1. 观察“棵”、“邻”字的结构。(左右)
2. 写的时候要结构、笔画分别要注意什么?
棵:(左窄右宽、左长右短、果向内收)
邻:(左右等宽、左高右低、左点不能忘)
3. 教师范写。
4. 学生描红。
14.我要的是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
长满了绿叶 有蚜虫 都落了
雪白的小花 不听劝
几个小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