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响,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停课后,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迅速调整工作状态,以“开工即满弓”的姿态,“虎劲”十足开启了教研旅程。
2022年4月20日上午,阳光明媚,春意浓浓,魏小语文组全体教师在电化教室开展了以“落实“双减”提实效 巧用方法解难句”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殷菲老师执教的《肥皂泡》,整堂课教学流程非常流畅,导入也是用一首《童年》,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世界。殷老师对字词的教学也非常扎实。在精读课文时,更是用到了拆字组词、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等多样的方法,让学生能轻松理解。殷老师还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将吹泡泡游戏带进了课堂,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教师的一节课,如同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旋律,是独一无二的创作,青春活泼的刘丹老师也与我们分享了她的《陶罐和铁罐》。课堂上,刘老师巧妙地用近反义词法,让学生理解了“傲慢”和“谦虚”的词语意思,并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自己尝试理解“奚落”“懦弱”等词语,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刘老师还采用指名读,男女生互读,分角色朗读等多中国形式,以读促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课堂气氛活跃。
教研是平台,成长是目标。
刘宏伟老师提出,成熟的教案,老师可以借用,但是必须进行二次备课,二次设计,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要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前提之下,另立教案,这样的话,老师行课的效率才会更好。
黄华萍副校长也为两位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第一,今天两堂课对教学目标的把控非常精准,但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老师还不是十分明确,这一点,我们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争取做出亮点;第二,关于字词教学的环节,我们可以再准确一些。第三,在教学过程的推进上,我们还可以进行再思考。当然要做好这几点,对我们老师的把控能力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所以,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当中,去细细地锤炼。
我们一路欣赏,一路采撷,两位老师的分享以及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给予了我们教学上的养分。举办教研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能为教师搭建一个较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对于形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具有极大促进作用,相信今后本校语文教师定能更上一层楼,为孩子们带来更加生动有趣、有温度的语文课堂。
(撰稿:张雯 摄影:陆菊霞 审核: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