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确保校园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更好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工作要求,通过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安全生产保障,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维护校园平安和谐。
二、检查范围
校园各个地方
三、检查时间
5月2日至9月30日
四、检查内容
(一)校园内部安全
1、校舍、教学设施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隐患。
我校主要检查校舍及附属建筑、学生宿舍、校园围墙、厕所、消防及电器设施、教学设施器材等存在的安全隐患。
2、校园安防隐患。主要检查防护器械配置、值班巡逻、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应急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日常管理隐患。主要检查学校安全工作部署、责任制落实、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整改、应急演练、防震减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4、安全教育开展情况。主要检查学校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情况,学校开展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心理健康、传染病防控等常规教育以及雨季汛期防溺水、防洪、防雹、防雷等安全教育情况。
5、几项重点领域方面工作
(1)消防安全。主要检查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消防安全标识、教学楼和学生宿舍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电线拉接、师生宿舍电器等方面存在的隐患。
(2)交通安全。主要检查家长接送学生车辆摸排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各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对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的掌握情况。
(3)防溺水安全。主要检查学校防溺水“六不”安全教育情况;发放家长信等家校联系情况;学校周边重点水域摸底排查,落实防范措施情况;与当地街道及社区开展防溺水联防联控情况。
(二)校园周边安全
主要检查学校周边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查看学校周边有无网吧、游戏厅、棋牌馆等娱乐服务场所,有无游商摊贩、无证经营的饮食摊点,有无精神病或其他社会人员滋扰学校教学秩序现象,学校周边道路有无交通警示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情况。
四、方法步骤
我校安全大检查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2-20日)
制定方案、发布文件、召开会议,全面发动部署。学校通过悬挂张贴条幅、宣传标语等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安全大检查,努力营造全员参与、全员关注学校安全的活动氛围。
(二)自查整改阶段(5月21日至5月30日)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全面开展自查,并对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登记造册,限期整改,彻底消除隐患。隐患排查整改台账报教育局安全办公案。
(三)迎接检查阶段(6月1日至9月底)
借助上级专业力量再次对学校重大风险隐患,指导帮助学校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从根本上堵住漏洞,消除盲区,结合实际,及时总结经验,固化有效做法,坚持及一反三,立足整改抓提升,不断提高校园本质安全水平,确保校园安全形势稳定。
五、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领导小组
组 长:吴伟
副组长:徐志宏、黄华萍
组员:杨建新、林敏、唐亚君、韩萍、陈丽敏、曹乃娟
各班主任教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督导检查工作,把整治行动与日常安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防灾减灾行动结合起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按照局工作要求,切实抓好落实。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亲自主持召开动员会议,亲自部署、亲自督查,明确责任,扎实做好组织领导工作。
(二)全面排查隐患。隐患排查整治和检查要做到“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全面排查、一处不落、不留死角、深入彻底”,对查出的隐患要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予以整改。各条线要实行隐患排查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责任制,分部位,分小组,做到人在岗上,岗在心上,确保隐患及时排查整改到位。
(三)深入宣传。充分利用条幅标语、校园网络、板报橱窗、宣传栏等阵地,广泛深入宣传安全大检查行动目的、意义、措施等,师生共同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督导检查。校长亲自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形成专题记录。安全检查要突出重点,学校要做到“五查”:查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查学校安全制度制定情况;查隐患排查整改及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查学校应急管理情况;查学校安全基础建设情况。
(五)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学校每周二向区教育局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及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表,重要情况随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