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全体教师齐聚报告厅,吴伟、徐志宏和黄华萍三位校长对“双减”工作和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一、 安全教育护生命
俗话说安全无小事,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学校的安全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学校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提高安全意识,科学管理,坚决杜绝故意伤害,有效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创建和谐校园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徐志宏副校长指出在日常小事中,我们要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1、坚决贯彻疫情防控政策,将疫情防在校外。2、严格落实安全教育1530: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班主任要不断创新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利用1分钟起到警示作用,利用5分钟总结本周安全工作,利用30分钟给学生讲解安全重要性。3、晚辅各带队老师放学要注意准时准点:时间准时,地点准确,确保孩子的生命安全。
二、“双减”要求提质量
“双减”政策出台并迅速落地,时代意义重大,历史影响深远。“双减”是党和国家基于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教育决策,旨在将多年来追求的中小学生“减负”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使基础教育回归学校,课程学习回归课堂,赋还青少年儿童应有的学习时间和发展空间,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回归生命原点的本真追求。“双减”背景之下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当下站在教育变革新的节点,黄华萍副校长从课标和项目研究两个角度给我们进行了讲解与指导。
1、 课标为引,把脉教学新航向
黄校长指出每位老师都要熟读课标,理解课标,内化课标中“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者之间的关系等,同时每一个教研组都要把课标的学习、内化作为首要任务。
第一:借力专家用心学。利用多种资源平台、听专家解读。网络信息的发达给我们带来了便捷,要求老师运用好这些资源。
第二:多种形式内化悟。不光听专家讲。教研组更要利用多种形式让我们的老师来分享,交流。从内容来讲:可以新旧课标对比、可以讲核心素养的理解、可以讲修订的背景与思路、主要变化与突破、实施的重点与难点等。从形式上来讲:可以是教研组长导读、骨干教师分享、可以是沙龙,你说、我说、大家说,一起来聊一聊、议一议新课标。不光是教研组长来讲、备课组长一言堂,更多的应该是全员卷入。要真正做到把课标熟记于心。
2、 项目研究,探索教学新实践
课标明确方向,课标引领课堂。通过课标的引领学习,我们知道了以前的双基目标提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在训练,知识点的训练、能力项目的训练,实际上他是外在于人,而且不完整的,后来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回归于人的,但是在实践当中我们往往把三维割裂成了三个方面的目标或者三条不同的目标,很多老师在备课的当中容易把三维目标相互割裂开来,所以很难体现三维目标这个整体性、完整性,无法落地、难以落实。
现在提出素养型的课程目标,它是在实践活动当中积淀、形成、建构并且在实践活动当中体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和人融为一体,所以我们说素养型的目标,他就是把课程内化为人的核心素养,学生学到的是带得走的东西。
站在变革的当下,我们要把握好最新教育动态,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结合双减要求,有效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育人质量。
三、高位引领明方向
吴伟校长最后做了总结和引领,吴校强调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要时刻警惕,高度戒备:安全思想认识再提升,校园安全举措再夯实,严把校园安全关。在课堂改革转型的关键点,我们要不断提升思想认识,不仅仅要学习新课标的精神,更是要结合自身学科特点,通过不断实践来推进“双新”下的教学改革,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魏村中心小学每一位老师都会将安全和教学常抓不懈,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撰稿:唐钰 摄影:何泽 审核:曹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