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射九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张晓婷
【教学目标】
1.认识“射、值”等12个生字,会写“弓、觉”等8个字,理解“炙热、艰难、值日”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发展的起因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抓住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学生对中国神话故事等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引发探究
1.看图猜故事。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吗?
故事也是有年纪的。有的故事年纪小,有的故事年纪大,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有些故事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咱们来猜几个这样的故事,看看你有没有听过。
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揭示课题,读好课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3.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这分别对应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三次扣问 探究原因
1.在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中,相传天上原来有十个太阳,课文一开头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跟师读第1自然段)
读到这里,哪里让你觉得很神奇?
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羿,图片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1)图片中羿一手拿弓,一手持箭。我这里有两个古汉字,你能猜猜哪个是弓,哪个是箭吗?
(2)羿做了一个“射”的动作,我把“射”字的演变过程图带来了。
【射字教学】
射的甲骨文就像一支箭搭在弓上,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左边变成了身体,右边部分是寸,寸有手的意思。让我们一起身体后倾,搭上神箭,拉开神弓,三二一,射!
3.十个太阳有秩序地工作着,为什么羿要射掉九个太阳?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的2-7自然段。
(1)出示自读要求,指生交流,找到第2自然段。
出示“炙烤”,这个词语会读吗?其中炙这个字,上半部分是斜月旁,是指一块肉,下半部分是火,炙的本意就是什么?火烤着肉。
那在文中是火在烤着什么?
想象一下,这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大地会热到什么程度?
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2)指生读第3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一种非常热的感觉?
晒枯、烤焦、蒸干、熔化。
看字形猜字意,熔与什么有关?
【熔字教学】
遇到高温,坚硬的物体就会熔化,要是糖或者盐在水中会怎么样?溶解,溶解的溶又是怎样的?三点水。好一棵粗壮的榕树啊,榕树的榕又是怎样的?小朋友们,关注偏旁是区分同音字的好办法。
还有哪些字与火有关?
这一个个词语就描绘了一幅大地被火包围了的画面,我们一起合作读。
变一变你还会吗?
这一幅幅画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齐读,读出艰难的感觉。
(3)正因为如此,羿才要射九日,这就是故事的起因。
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把故事的起因说给大家听吗?先小组说再请生交流。
三、营造冲突 铺垫结果
1.羿射九日的经过又是如何?
(1)出示再读要求。
(2)你能学着刚才的样子来试着概括一下故事的经过吗?
2.那故事的结果如何?
(1)腾,形声字,本意是指马儿奔跑跳跃,课文中是什么在奔腾欢畅?
(2)这样的画面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说是?
(3)读出勃勃生机的感觉。
3.结果的美好和起因的艰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故事有起因,有结果,最精彩的往往是故事的经过,下节课,我们将了解经过,感悟神奇,学讲故事。
四、回扣文本 指导书写
1.游戏认读词语。
2.观察“觉、害”二字的易错点,指导书写,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