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自我成长>>教育随笔>>文章内容

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想象力
发布时间:2023-01-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殷菲

通过想象,可以联系我们的生活与思考,拓展思路;可以不受现实生活的限制,使表现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使艺术形象塑造更生动新颖。想象在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激发兴趣,打下想象基础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只有强烈的兴趣和爱好,才会产生无限的热情。写作也是如此,如果缺乏对写作的兴趣――这种稳定的心理倾向,也就不可能产生对写作的热情,更不可能把写作看成愉快的事情了。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可小学生往往都比较讨厌作文,认为作文枯燥,没内容可写,对作文提不起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不注意素材的积累,没掌握好作文的方法,平常的写作训练不得法等。所以,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丰富知识,储备想象素材

在小学作文中,人们想象出来的新形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些新形象都需要在大量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由此可见,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储备大量的知识、经验,想象才能够展翅翱翔。

1.仔细观察。社会实践是一切写作的源泉。写作实践告诉我们,凭空想象是胡思乱想。只有以知识为基础,经常观察生活,深入思考,作文才会境界高远,充满灵气。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和亲身体验,写作兴趣才能被激发起来,场面描写也才能写得有声有色。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会开动脑筋,努力思考。观察事物时,不仅要教给学生要看到它们是“什么样的”,还要问几个“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做出初步的推断。只有在观察中做到一边看一边想,观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否则,如果不思考,即使眼睛睁得大大的也没有用。像《再寄小读者》中,冰心奶奶对第二个孩子成绩好的原因的推断;《琥珀》《黄河象》中对化石形成原因的推断,也都是这样。

2.想象阅读。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说过:“阅读文艺作品,这是想象的最好学校,这是培养想象的最有力的手段。”想象式阅读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个性为主导,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贯穿始终的主线,能成功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朱熹有一首《读书》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千万不能断了学生头脑里“活水”的来源。这“活水”,对学生而言,除了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体会,更多的来源于阅读。一些喜欢课外多读书的学生,往往作文相当好,知识丰富,提笔成文,就是因为他们在输入方面很努力。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过程

“物随景迁,辞以情发。”想象是一种创造力。要使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有丰富的情感。教师上作文课时,应该注意运用灵活的艺术手段,使训练形式多样化。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一种手段,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新颖的表达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习作。创设的情境要形式新颖,贴近生活,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的情境与写作内容相吻合,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情境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情境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再造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16-2018 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魏村街道向阳路9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我们:kad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