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自制器材的应用研究
魏村中心小学 施丹丹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部门对小学生们的体育学习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就又必须要重视起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完成体育运动,学习到体育知识,所以就需要借助相关的体育器材为学生们进行体育服务。同时,体育器材也是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媒介。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探讨了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利用好自制体育器材,促进学生们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自制器材;
我国目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因此,小学生们的体育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社会大众的关注和支持。小学体育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迎合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们基本的体能要求,所以就必须要提高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们的体能训练。在目前体育教学备受关注的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起体育教学器材的创新,进而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课堂的质量。体育教师通过为学生们自制体育教材,更加贴合学生们基本的运动能力,同时也迎合了学生们的发展需求,可以弥补传统的体育器材的不足。文章通过简析目前小学体育教师自制体育器材,有效提升学生们的体育学习课堂质量。
一、小学体育课堂自制器材的重要性分析
1.自制器材弥补体育器材的不足。众所周知,对于学生们来讲,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课堂当中的重要辅助部分,同时也是体育教师完成高效教学课堂的载体。但是就目前的调查研究显示,绝大多数的小学体育的器材比较单一,严重缺乏体育器材的数量,所以使得一些小学生们不能根据大量的体育器材,选择适合自己合适的体育项目。同时,还会使小学生们丧失了对于体育科目学习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师为了更好地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可以有效地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从而制作出符合目前小学生们身心活动需要的体育器材,确保自己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任务。举例来讲,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与学生们进行合作,利用铁丝制作出奥运的五环图。同时也可以将一些废弃的羽毛球拍杆用作细绳,穿连至成竹竿舞器材,利用一些标志杆和旧羽毛球网制作成足球门。小学体育教师通过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自身体育器材不足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小学生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器材,有效地帮助学校节约成本,降低能耗,提高学生们的体育课堂实践能力,促进小学生们体育创新思维的发展。
2.自制器材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众所周知,对于小学生们来讲,他们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师就可以充分的把握住小学生们的这一性格特点,激发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为学生们的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科学、合理的把握小学生们的课堂实践能力,有效地指导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制作出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器材。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利用自己身边的木棍或者废报纸、矿泉水瓶、跳绳等等一系列的废弃物品,然后让学生们合理的划分成体育的器材小组,自己制作适合自己小组内部学生的体育锻炼器材。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让每位同学进行投票,选出哪组的学生做的器材最具有实效性,最具有价值。小学体育教师通过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强小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同时还会使小学生们将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器材的制作当中。小学生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了有效的拓展,调动了小学生们参与体育器材制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当中来,促进了小学生们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自制器材可以促进学生们的体育学练效果。对于体育自制器材来讲,器材所选用的材料都来源于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们收集的材料往往比较容易,小学生们往往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制作,就可以完成体育教师教学课堂内的教学工具。这种来源于生活的体育器材制作方法可以加深小学生们的学习印象,同时还可以增强小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欲望,让小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来。举例来讲,小学体育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教学投掷轻物时,通过让小学生们将自己已经废弃的草稿纸折成纸飞机的形式来进行投掷练习,从而锻炼小学生们的上肢力量。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激励小学生们积极发现自己身边可以利用的废弃物,发散小学生们的体育思维。
二、自制器材教学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1.体育自制器材应该符合运动规律,同时注重安全性。小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就是促进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体育教师在自制器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自制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如果体育器材在制作时缺乏安全性和牢固性,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对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成情况造成损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师首先需要注意自制器材的可靠性和牢固性,从而降低可能发生的危险系数。在进行体育自制器材的应用过程中,也必须要做好一系列的应用实验和调试实验,不能刚完成器材的自制便马上投入使用,从而防止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自制器材应该符合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器材合理性。体育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器材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注意好器材应用的合理性,自制器材应该更加符合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实际,符合学生们的身心发展需要以及小学生们的年龄、性格特点,从而使学生们可以更加自主地喜欢上体育器材,并且主动参与到体育器材的制作当中来。小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们选择自制器材时,应该更加符合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为体育教材和体育教法服务,从而帮助体育教师更好的完成自己在教学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有效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3.自制器材应该更加简单实际,重视实用性。为了帮助学校减少高能耗,提高器材的应用实效,所以在体育教师制作器材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并且确保这些自制的器材经久耐用。小学体育教师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制器材的实用性,就需要对这些自制的器材进行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在试验的过程中,不能过分的追求实验器材的新奇性和美观性,更加注重的是需要自制的器材符合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体育教师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从而使安全的自制器材进入到小学生们的体育教学课堂当中,让自制的体育器材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实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小学生们对于体育学习兴趣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师通过采取自制器材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小学生们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让体育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体育教师为学生们制作的器材往往都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很大的关联,会让小学生们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主动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课程的锻炼当中来,帮助体育教师更快的实现教学的目标,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课堂质量,进而为学生们的终身体育精神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自制器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曾海. 田径. 2017(02)
[2]浅谈自制体育器材对小学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J]. 苏晶. 新课程(小学). 2014(08)
[3]自制体育教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J]. 宋克林,周秀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11)
[4]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器材管理中的作用[J]. 邓育飞. 中国学校体育. 2010(05)
[5]体育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分析[J]. 张虎,苏蕊,崔丽.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