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师发展>>自我成长>>论文案例>>文章内容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23-01-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曹乃娟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毛燕娟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摘  要】互动教学需要教师借助语言肢体等多元方式,与学生产生多元交流互动。小学科学课堂具有独特的逻辑性实践性操作性,需要教师借助有效的互动,使学生高效参与教学活动之中,融入科学内容之中,以强化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本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互动教学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 Teaching
Mao Yanjuan (Weicu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Interactive teaching requires teachers to use language, body and other multiple methods to produce multiple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s have unique logic, practicality, and operability. Teachers need to use effective interaction to enable students to efficiently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integrate scientific content to strength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abstract knowledg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单纯地向学生传输知识,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在课堂之上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从而导致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受到抑制,进而造成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枯燥,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由此,需要小学科学教师以互动教学理念为基准,积极地使课堂互动次数增加,互动效率提升,实现理论与现实的有效统一,让学生在探索之中,在互动之中学习新知。基于此种背景,下文从活跃课堂氛围、打造探索环节、增加情景实践、凭借及时反馈等多种途径实现小学科学课堂的互动。

一、活跃课堂氛围,促进互动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决定了其思维受到限制性,在此之前也未经过系统的科学知识训练,如此头脑之中未有完善的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以此就需要小学科学教师保证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的氛围,使学生能够高效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是课堂主体,从而开展双向互动,积极地吸引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以互动为目标,开展课堂游戏,增加课堂的活跃元素,让学生在互动之中感受到快乐。最后,教师要保证课堂的平等自主,如此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之中感受到交流的自由自在,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的发挥。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小学苏教版科学内容“力在哪里”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借助游戏导入,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队,每队派三个代表上台比赛扳手腕,进而激发学生走入课堂的兴趣。随后,教师再借助扳手腕的游戏巧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扳手腕有输有赢,以此让学生通过解析扳手腕实例的问题初步了解力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和作用位置,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力的特点。不仅如此,为了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教师可以将生活当中的力引入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使其找出生活当中常见的力,并且让其探讨力的方向,以此让学生感受力的普遍存在。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弹棋子的游戏,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力的大小和方向,即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学生10枚棋子,从起点到终点用大拇指和食指把棋子弹到目标区域,时间为2分钟,到时若未弹及目标区域,则需捡回来重新弹,最后哪一组将所有棋子弹到目标区域用时最短就获胜,以此让学生感受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同物体所到的位置也存在差异,从而让学生通过游戏验证力的大小和方向。此外,教师还可以抓住游戏当中玩得特别差的小组和玩得特别好的小组,让他们分别谈玩的过程当中的感受,进而让他们知道只有控制好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握住力的作用位置,才能更好地使棋子进入目标区域。以此教学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并且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当中体会到力的特点,并且感受到了力对物体的作用。

二、打造探索环节,促进互动积极性

一堂优质的小学科学课堂,不仅要求教师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并且知道知识的本质。由此,就需要教师使小学科学课不仅具有科学性,还要具有感染力,而探索环节的有效打造,就会使互动更加积极,这无疑使得课堂更加具有感染力。首先,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实物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之中。最后,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引发学生探索问题,通过问题的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去联想,进而深入知识的学习之中。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小学科学内容我们周围的土壤时,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调动感官来认识土壤,在探索过程当中记录好自己的观察结果,最后再与同伴交流师生交流,呈现观察结果,以此保证互动的积极性。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每个同学准备一块土壤一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个小组一桶水,而学生要准备好木棒白纸塑料杯小铲子等。其次,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土壤探索活动定位在课外,让学生在园子里挖一块土地,从而把自主权还给学生。其三,还可引领学生结合教师呈现的工具放大镜探索土壤当中都有哪些成分,将探索的结果记录在观察表之上。而教师在此环节当中扮演着巡逻的作用,当学生通过放大镜不能挖掘土壤的成分,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思考,能不能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比较土壤和其他常见物质的差异性,从而使其了解土壤的特性。以此教学能够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鉴别土壤中的沙粘土成分这无疑使学生在互动之中产生了探索土壤的热情,激发了学生探索周边事物的兴趣。在完成此环节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索过程提出质疑,而教师扮演答疑角色,帮助学生解决探索过程当中的困惑。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观察土壤成分时了解土壤为什么是植物所必须的,以此完成拓展环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化,保证学生探索过程的有效化。

三、增加情境实践,强化互动有效性

随着新教育模式的凸现,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方式逐渐被替换,目前需要小学科学教师创造出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教学方式,而互动教学方式便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实践,以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之中对知识有所理解,感受科学学习的趣味性。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生活情境,以代表性的实例引发学生注意,再以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从而使课堂活跃,使学生学习过程实践化,进而强化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小学科学内容“我在成长”时,意在引领学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成长的证据,通过测量身高、体重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对身体发育状况作出解释,以了解生长变化的特点。鉴于本章内容与生活情境的连续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增加情境实践,以强化互动。首先,呈现本班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分别猜一猜照片中是谁,以此创设猜一猜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成长。其次,学生基于生活实践的引领,将自己收集到的成长证据拿出来,并且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生既可以依据自己成长过程当中的照片,了解自己的不同成长阶段,还可以根据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感受成长,还可以根据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成长,以此教学无疑实现了小学科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性,让学生在实践之中通过数据知道自己正在成长。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境,选择不同的年龄间隔绘制自己独特的身高体重曲线图,以此使学生能够实现内容的图形化,使学生在简单的曲线图之中了解自己生长发育的状况,学会以出生年限为横坐标,比较自己成长过程当中的差异性。

四、凭借及时反馈,保证互动实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当出现疑问时也不愿意询问教师,而教师也不能正确地估计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这无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了教师教学方案的制定。基于此,教师要以及时反馈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能够在互动之中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时反馈改变以往学习方式。

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苏科版小学科学内容“物质在变化”时,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凭借及时反馈环节保证互动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了解物质在变化,并且研究铁生锈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自由检测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习题,以暴露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此时教师扮演好巡逻工作,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稍加引导,让学生能够及时纠错。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拓展任务,即让学生整理出铁生锈的原因,并且对常见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进行区分。每个小组同学将会获得一个小黑板,将答案写在小黑板即可,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做好补充作用,教师再与学生进行共同修订,以此完成知识的巩固,并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为学生纠错服务。

简而言之,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中,要有效地采用互动教学方式,使学生和教师在互动之中拉近距离,以建设和谐师生关系,以增加课堂的和谐性、趣味性,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只有极具活跃性、极具感染力的小学科学课堂,才能使学生在探索之中对科学的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对知识的理解深刻化,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由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以此为基准,实时地将互动教学融入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1]金卫国.小学科学教学中构建互动课堂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18):83-84.

[2]顾奇丽.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策略[J].新智慧,2019(25):84.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16-2018 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魏村街道向阳路9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我们:kad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