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并快乐着——行走在小学教师的行列中 顾亚芬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坦白地说,接到曹主任的这个任务这个主题的时候,第一感觉是:脸红;第二感觉是:面对这个主题,我词穷。所以在我颇为贫乏的词库里找了半天,我才姑且捻个了这么个题目:“累并快乐着――行走在小学教师的行列中! ”今天在这里,与其说是介绍,不如说是絮叨,因为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无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有的不过是跟大家一样,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琐碎里还简单守着一点点初心。所以只能是絮叨一下自己这一路走来的一些自觉还蛮有收获的感悟。
有一种生活,你不曾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不曾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不曾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一、选择,从抱怨到投入。
从小到大,做过很多梦,但真从没想过当老师。初中填志愿那会儿,真是什么都不懂,最好的朋友一心想当老师,说是让我陪她一起填师范她才更有底气,结果就是我替她实现了梦想!最初踏上工作岗位的那段日子,我是真的郁闷纠结了很久……
《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100名各领域的杰出人士,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其中61%的成功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非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至少不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
一个人竟然能够在自己不大理想的领域里,取得那样辉煌的业绩,靠得还有什么呢?
在美国证券业界的风云人物苏珊极具代表性的经历,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苏珊出生身于中国台北的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就期望自己能够一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中,但她阴差阳错地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但她学得很认真,毕业时被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最终拿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
但她功成名就后,依然心存遗憾地说:“我真的说不上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如果能让我重新选择,我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
艾尔森博士问她:“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学得那么棒?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又做得那么优秀?”
“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苏珊的眼里闪着坚定,“不管喜欢不喜欢,那都是自己必须面对的,都没有理由草草应付,都必须尽心尽力,那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苏珊的话很耐人寻味—“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凝聚了她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敬重,凝聚了她不甘平庸的理念。正是她的这种“在其位,谋其事,成其事”的敬业精神以及那份对职业的忠实与认真让她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找到生活的乐趣,也因此演绎一份骄傲的人生。
李昌林老师也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没办法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没办法改变我们的容貌,但可以选择我们的笑容;我们没办法预知我们的明天,但我们可以把握我们的今天;我们没办法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我们没办法尽善尽美,但我们可以尽心尽力
对啊,既然我们已经被安排到现在的领域,又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那任何的抱怨、消极、怠惰,又于事何补呢?何不暂把它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糊里糊涂、顽固自守、混日如年能教学;不断反思、追求创新、丰富多彩能教学,选择哪种方式,不言而喻。
摆正了心态,我渐渐在平凡的工作中找到了乐趣:与一帮孩子一起生活,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琐碎,这样牵挂,这样劳累,这样付出,也可以这样收获,这样快乐!
二、热情源于深入的了解
从学生到教师是意外!从一名语文老师到一名英语老师是另一份意外。彼时,正是我初窥语文教学门径颇感喜悦,满怀壮志,跃跃欲试准备大展拳脚之时……
可是因为有了第一次工作心态的转变,我已经懂得假如我们学会欣然接受变化,从中寻求积极的因素,眼前的种种难题和烦恼都看作是一种挑战,就能处之泰然,也会减少挫折感及怨天尤人的想法。
但是,想要对一件未曾做过,几乎完全陌生的工作马上产生热情,那也是不可能的。对于任何事情,只有详尽了解后才能产生热枕。为了唤醒自己对对英语教学的热情,我首先做的就是对它进行详尽深入了解,深入发掘这门学科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钻研教材大纲,了解它的学科的特点、性质、教学目标,明确新课程对英语学科的新要求、研究学科教学的方法策略、探索它的认知规律……这样随着对英语学科了解的逐步深入,我把对语文学科没用完的热情有自然地转向了英语。
三、能力来自积极的实践
初踏上工作岗位的十年,辗转三所村小,一开始觉得失落,现在回头看,真的是一种幸运,村小教师特别淳朴,而且大部分年长,特别照顾年轻老师,无论是生活琐事,人情世故,还是工作经验,都会事无巨细不厌其烦手把手教你,另外因为村小年轻老师少,学校各种学习各种活动的机会都会优先考虑刚上岗的我,记得那会儿学校每年外出听课观摩最多的都是我,几乎每个学期我都会承担镇里的公开课,从语文到英语,还参加了英语片基本功赛课,承担过镇少先队大队观摩活动。当然机会多,任务也重,记得最辛苦的那一年,担任学校大队辅导员,五年级班主任(52人),教五语,五英还有六年级英语。活动最磨人,绷紧神经的过程很痛苦,每次开课,每一轮活动下来真是脱一层皮的感觉,但是,它也真的最“养”人,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成长和收获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也是无与伦比的。来到魏村小学后,我也很感恩学校对当时的新学科英语的关注和支持,那些年为我们提供的多次观摩全国大赛的机会,真的是受益良多。我每次都做了详尽的听课记录,回来后一遍遍放教学光盘,观察参赛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学表情、驾御课堂的能力,揣摩他们的教学设计。那年两手空空傻乎乎的去参加区骨干的课堂能力考核,就是靠着刚去现代与经典的收获现学现卖得了第一!
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不能等到需要的时候才着急。主动去展示自己,努力争取每一次机会。我想每个人都需要自身价值的体现。
四、专业源自学习与反思
作为一名中途转岗的英语教师,学科专业素养,英语教学技能是我的软肋,但我深知“勤能补拙”。我在工作中至少做到了“六勤”。眼勤——勤看书报勤观课,见多才能识广;耳勤——多听英语多听课,多听学生同行各方面的情况反馈,博采他山石,琢为自家玉;嘴勤——多练口语,多请教别人,多与组内教师交流;手勤——多动笔(笔记、反思、记录、总结);脚勤——多深入课堂;脑勤——勤思善研,多想教育教学的改进,突破。
与大家共勉
多少年来,我一直孜孜以求——
理想的教育: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孩子获得最大的发展。
理想的课堂:唤醒彼此求知的欲望,点燃彼此思维的火花,激活彼此创造的热情,使课堂表现为师生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师生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或许,我永远无法到达理想教育的彼岸,但我甘愿在这条没有终点的路上跋涉、前行……当回首往事,也曾有过令人难忘的精彩课堂,也曾有过令人骄傲的莘莘学子,也曾有过令人回味的校园情愫……那时的我,会因曾经的追寻而欣慰!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精彩,老天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