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梦想。在每个魏小人心中有一个指引我们前进的梦-----教师发展梦。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魏村小学致力于教师的成长与培养,秉承着“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集群发展”的原则,抓实校本培训,深耕教育科研,多措并举,传承中不断创新,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教师队伍。
学校以培养具备心静、思远、行实特质的“慧润教师”为作教师培养目标,以“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为依托,坚持师德与师能并重,全面与重点结合,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方法和策略。
筑梦—确立目标,厘清思路
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是成功的关键。学校自下而上,通过集体智慧碰撞,确立了魏小教师的发展目标,明晰后续前行方向。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对“润泽”理念下教师特质进行讨论,梳理教师现状,建立发展梯队,制定了“梯队教师”培育措施与发展目标。对“慧润”教师从价值观、标准、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校本化解读和描述,确立了“扬优点促价值认同,挖潜力助快速成长”双线并行的梯队分层发展构想。组织教师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等明确发展目标,规划自己的未来。
逐梦—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一、多元分享,激发内在动力。转变教师培养理念。将“培养教师”转变
为“发现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态中,发现教师的优势和美德,依托“润泽讲坛”、“教师会议”等平台,充分展示更多教师的思想、理念、言行及成效,让每位教师在“润泽”文化的浸润下发现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每周开设“润泽讲坛”栏目,不仅有专家来校指导,更为重要的是让魏小有特色的老师走上讲坛一展身手。擅长写作的讲写作技巧,擅长糕点制作的讲烹饪,对中医感兴趣的讲养生之道,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故事。真正做到能者为师,善者为荣,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一种存在感,获得感,成就感。
二、扎实研究,实现差异发展。(1)建序立制,深入推进教学研究。建立以学校各部门、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多层次的教研组织,建立“周校本研修日”、“月科研日”、“教科研年会”长短线结合的研修过程,建立“主题学习——课例实践——辩课互动——点评提升——研修反思”的“五段式互动”的研修方式。(2)骨干引领,全面铺开课题研究。科学推进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全面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
三、团队引领,助力主动成长。一是办好省培育站,吸纳校内更多教师参
与其中,协同共进。二是创建新教师成长运行机制,组建青年教师成长营,制定“我发展、我有梦”成长营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推荐阅读教育书籍,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课堂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指导、论文写作分享等专题活动,快速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引领青年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三是打造研修一体学习共同体。成立谢华骨干教师首席教师工作,进行写作专题式的研究和辐射。
四、改革评价,制度保障发展。一是围绕“勤勉博爱、业务扎实、乐于合作、敢于创新”魏小教师特质,进行“月度人物”的评选和颁奖活动,讲述“魏小人”自己的故事,丰富魏小教师特质,深入塑造教师文化。二是启动“书法之星、教科之星、宣传之星”等条线荣誉评选,激励大家争先创优;三是制定校级梯队专业称号评选,为教师发展赋能,最终实现魏小教师梯队分层、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圆梦—踵事增华,积厚成器
绿叶如美景,花开满堂红。魏村小学教师砥砺奋进,勤奋耕耘,收获累累硕果。14人次教师在新北区基本功、评优课等比赛中获奖,其中4人次获一等奖;25人次教师被授予省市区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8人次教师在市区级五级梯队中晋升;1人领衔省培育站、区级优秀教师培育室、常州市优秀教师牵手行动在常州市内产生广泛影响,被常州日报专题报道;13人次教师加入省市区级名师工作室;1人担任区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区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新增省市区级课题各1个;2个研究项目分获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个微型课题区一等奖,3个获二等奖;2个研究性学习分获区一、二等奖;18人次教师在省市区级开展讲座和公开课展示;57篇论文在省市区级获奖或发表;学校获评新北区教科研先进集体。在各级各类评选活动中,以下四位教师尤为突出。
正高级教师、龙城十佳乡村优秀教师——黄华萍
黄华萍,本科学历,现任常州市魏村中心小学副校长。她爱儿童,爱语文,爱教育。怀揣着这份挚爱,四季耕耘乡村教育的田野,对待工作满腔热忱,付出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先后荣获江苏省正高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人才培养对象、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常州市突出贡献人才、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始终抱着“一生为了孩子”的崇高理念,关注着每一个,呵护着每一个,用细心、爱心、耐心为后进生撑起一片晴空。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辅导学生在省市区的书法、作文、情景剧等多项比赛中勇夺桂冠,获评常州市优秀班主任。
25年来,一直虔诚而执着地站在教学第一线,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积极追求“言·意·思”课堂,即情思交融,言意相生,逐步形成“情为支撑、思为核心、言为主线”的教学风格。“课堂是教师实现价值的舞台。”多次荣获省市课堂教学一二等奖,近5年来执教省市区公开课和作专题讲座70多次,先后赴陕西安康,安徽池州、江苏张家港等地开展送课援教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先后主持、参与了15项省市级课题研究,1项课题获省“十一·五”科研成果一等奖。勤于反思,笔耕不辍,出版个人专著1本,30多篇论文发表,参编的校本课程获江苏省优秀成果二等奖,研究项目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常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常州市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担任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常州市城乡牵手行动优秀教师、新北区小学语文优秀教师培育室领衔人,带领着工作室成员走进吕墅小学、卜弋中心小学、东青实验学校等一大批乡村小学进行教学业务指导,点亮乡村教师心中的明灯,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累计指导40多人次教师获省市区基本功比赛一、二等奖,20多人次教师获评市区五级梯队专业称号。
常州市骨干教师——施丹丹
施丹丹,魏村中心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常州市骨干教师、常州市教坛新秀、新北区骨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注重从兴趣教学入手,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琢磨出多种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体育教学方法。带领的跆拳道多次获得常州市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
她推崇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凭借积累的经验和不断地探索,使学生乐学、爱学。性格开朗活泼,待人真诚友善,对教育事业有极高的热情。教育格言:爱心献给学生,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己。
常州市骨干教师——徐霞
徐霞,魏村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常州市骨干教师、新北区骨干教师、新北区骨干班主任。从教以来,她多次开设各级各类展示课,曾获新北区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新北区信息化教学能手评比二等奖、新北区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新北区“骏马杯”道德与法治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新北区“道德与法治”评优课二等奖;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区级课题研究;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个人先后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主任”、“新北区优秀班主任”;执教的班集体先后被评为“常州市优秀小队”、“新北区新·活力班级”,获新北区“新·活力班级文化建设展评”一等奖。
新北区学科带头人——张婧扬
张婧扬,常州市教坛新秀,常州市教学能手,新北区骨干教师、新北区学科带头人。她积极参加基本功、评优课比赛,曾获江苏省蓝天杯小学美术会课一等奖,新北区美术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新北区评优课比赛一等奖;她潜心科研,参与多个课题研究,先后有多篇论文在省级期刊上发表或获奖。工作中,她始终将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不断反思,乐于重建,用行动点亮学生的成长。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魏小教师必定不忘初心,逐梦笃行,用永不竭尽的热情耕耘,用卓尔不凡的智慧演绎,以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迈向教育新征程,描绘发展新愿景!
撰稿:曹乃娟 审核:黄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