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春天有味道,一定是青团的这口艾草清香。袁枚曾说青团:“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做粉团,色如碧玉。”短短这几个字,就看得人口舌生津。
三四月份做青团正当时,一团团氤氲的热气,将青团从笼屉里端下,一个个晶莹碧绿、柔软香糯,清香钻入鼻尖,送入嘴中,新鲜弹牙,有种小小尖尖的清凉。
在做青团之前,同学们都做足了准备,写研究报告,绘手抄报......
我们魏村做青团先采艾草,放在盆中,细细捣碎,出汁,加盐,大锅煮沸,蒸汽袅袅,满屋清澈。鲜鲜的青汁揉进面团,看那汁液在手中揉搓,白白的粉团慢慢渗出绿色,缓缓清透,变成可可爱爱的一团。
下午一点到了,我们每个小组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子上,仿佛正开展着一场食品展览会。瞧:有绿色的青汁;有香甜的馅儿;还有一个个道具。一切都准备好后,就开始和面了,这可是制作青团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见一个个和面高手娴熟地将面粉倒入盆中,再加入少许的水,接着,熟练地揉了起来。慢慢地,原本松松散散的面粉在他们手中变成了柔软的大面团,然后,再倒入事先准备好的青汁,继续和。终于,青色的面团揉好了,老师把面团分成几段,依次分给每一个小组。
开始做青团了。先取出了一个中等大小的面团,在手中来回揉。揉成一个光滑的圆球体时,接着把面团轻轻压扁,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压扁的面团窝成一个圈,把各式馅料挤在里面,注意不要挤太多,小心馅儿会漏。挤好馅儿,用筷子把馅儿往里面塞一塞,再把面团一捏,一包,之后用保鲜膜将青团包好,这样一个翠绿的青团就做好了。
终于揭笼了,一个个明艳的青团摆在大家眼前,绿莹莹、圆滚滚。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起来,黏而不粘,甜软香滑,甜在舌尖,含在嘴里仿佛含住了整个春天。那油绿如玉的外形,看着就让人欢喜,似乎春天的嫩绿都浮在你的眼里,那春天在你的舌尖绽放出来。能吃青团的日子就那么十几天,所以我们格外珍惜。仿佛只有吃过几颗青团,才算真地进了春天。
动手制作青团,弘扬了传统文化,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了清明习俗,同学们由衷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幸福与甜蜜!
撰稿:高晓宇 ;摄影:何泽 ;审核:陈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