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常州市第四轮黄海波优秀教师城乡牵手行动第4次活动在魏村中心小学举行,兄弟学校的老师和我校的老师在安家中心小学黄海波主任的带领下共同参加了这个活动。
精彩课堂来展示
活动首先由徐雨蒙老师执教三年级科学《制作我的小乐器》。本课以学生探究为主,课堂反响热烈。课上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乐器,从中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联系。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单元所学知识,解决制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
课上徐老师有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明确探究目标和实验注意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探索和试错的机会,重视生生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节课孩子们初步体验了“探究、实验、记录、制作、展示”的完整制作过程,徐雨蒙老师在课程构建中有所侧重,能够做到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科学和音乐密切结合起来。学生在本课中养成了乐于探究、积极动手的良好习惯,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听取他人意见。
课后反思出真知
课程结束后,徐雨蒙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度的反思。“制作我的小乐器”严格意义上,应该算是一节科学课,但是内涉及音调,这就与音乐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作为一位音乐老师,这也是徐老师第一次尝试跨学科教学,在这里她表示非常感谢毛燕娟以及综合组的其他老师,感谢他们每一磨课之后都能以科学的角度给我中肯的建议。
徐雨蒙老师觉得,执教这节课最大的难题是时间的掌控,一节课的时间要把研究实验、制作、展示全呈现出来,时间好像并不够用,三次的探究实验、以及汇报与制作小乐器,这些都是环环相扣又耗时,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以及想让所有孩子参与感受实验探究与制作的全过程,最后她决定将所有环节都呈现在课堂中。第二个遇到的大难题是乐器材料的选择,在刚确定课题之后,徐老师在网上与现实生活中,搜罗了一大堆与本次课程相关的实验材料,不过有材料要么就是不适合操作、要么就是不可以反复使用、要么就是与孩子的生活相离甚远,最后她综合实验探究的可操作性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让孩子们自己回去寻找身边的材料带来制作,手机盒、橡皮筋、笔等在我们身边唾手可得。
汇报与交流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但是由于扩音设备的考虑不足,导致这个环节呈现的效果不佳,徐老师表示吸取经验、及时总结,争取下次活动中能够呈现更加完美的效果。
专家引领促提升
黄海波老师就本次教学研讨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他高度赞扬了徐雨蒙老师面对教学的认真态度以及良好的教学素养,黄老师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都能立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引导学生在丰富具体的活动中探究科学,选题的恰当也充分彰显了新课标理念。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黄老师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首先,徐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课堂时间把控上,可以把前后的教学内容尽量精简,以确保在实验探究时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其次,要明确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如何将问题放下去?如何恰当引导才能引出学生在课堂中的精彩;最后,避免课堂“嚼的太碎”,教师要把核心问题提出来,抛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地经历探究过程。黄老师的高位引领,为之后打造高质量科学课堂指明了实施路径和方向,让所有老师收获满满,感悟良多。
撰稿:徐雨蒙;摄影:戎霞慧;审核: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