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度”,脚下有路;心中有“标”,教学有方。为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教材理念的精神实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8月30日上午,魏村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新北区线上“期初教材培训活动”。
会议上冯丽萍和彭建国两位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特别提出了一年级图形的学习与探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图形的抽象性更需要与孩子们平时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所以,数学完全可以跳出课堂的桎梏,更多地以实践去突破这一难点。
曾潇洁老师就幼小衔接指出这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引起注重,使孩子尽快适应这个学习环境,家长也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配合老师为孩子顺利向小学过渡做好一切准备。比如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多了解小学生活,提醒孩子整理书包文具,协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出错的时候,不发火,不急躁,有涵养,有耐心,但切记不要包办代替。老师要注重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独立生活水平的培养,与人交往水平的培养以及挫折承受水平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孩子的生理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合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幼小阶段应是孩子水平发展和培养的一个关键期,所以老师应该特别重视做好这些工作,让孩子终身受益。
季焕庆和吴玮老师则同时提出在中段学生过渡时期,更要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将计算落实到位。同时,他们也关注到了教材中的一些细微变化,把数学生活化,把数学常规化,把数学具体化。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把数学课堂从传统的单纯授课式,转变为实际操作式。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条漫长的探索路。
高段的张丽和曹琴老师在会议中则提出,数学老师还应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思维。她们还强调“数学社会化学习”思路,在本年级进行有效的尝试与推广,让学生的表达与思维在数学课上碰撞。
培训中,各组老师认真聆听,勤做笔记,相信新学期数学组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将会进一步获得提升,数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凝心聚力,与数学同行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撰稿:袁佳璐 摄影:各年级组 审核:曹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