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初霁,云开日出。2023年12月20日上午,我们沐浴着冬日的阳光,相约共赴一场有温度的语文教研活动。我校黄华萍副校长,陈莉敏主任和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深耕课堂,潜心育人
本次公开课是由刘丹老师执教,向大家展示一年级上册第6课《比尾巴》的第一课时。刘老师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基于这一点,教学时,刘老师抓住课文极具趣味性的特点,围绕“比尾巴”大赛展开设计,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衔接自然,以“看尾巴,猜动物”的游戏导入课堂,以“拿门票”的形式学习和复习生字,以“比尾巴评尾巴”的活动设计引导孩子学习课文,运用童真童趣的语言,调动孩子学习热情,再以“读”的训练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用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落实教学目标,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团队交流,携手共进
课堂教学观摩结束后,老师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加了评课议课。老师们积极讨论,交流课堂的亮点及待改善的地方, 针对每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剖析和概括,真正做到了研有所得。
三、高位引领,助力成长
黄华萍副校长对这堂课做了精细指导。她提出三个想法:
一、创设情境要一以贯之。从同学们乘坐校车来到动物王国,就可以说狮子大王邀请同学观看比赛,老师可以给孩子发些入场券,营造一种仪式。整个行课的过程,始终要扣住“比”这个字眼,谁去比,比赛项目是什么,比赛结果怎样,最后再发一张优秀裁判的奖状给学生。这样的一堂课才会趣味横生。
二、生字拓展要更多元,更有思维含量。比如,在指导生字“巴”时,不仅可以给“巴”组词,这些词语还要归归类。指导生字“公”时,讲到“公鸡”时,还应进行多元拓展。“公”的第一层意思指的是雄性,如:公鸡,公羊,公牛;第二层意思是公共的,共同拥有的,如:共享单车、公共设施、公共汽车。
三、每个教学环节如何更加精准的推进。例如,动物名称卡片不要在导入环节出现,可以让学生在书上划出参赛动物后,和孩子校对时再把卡片贴在黑板上,这样才可以把字和图勾连起来。之后再在PPT上带拼音去拼音读动物名称,把字和图相结合,教学才更有效。
本次语文公开课研讨活动是交流,更是学习。魏小教师们也将继续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日常反思训练为依托,不断学习,更好地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撰稿:朱丽颖 摄影:朱虹 审核: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