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课题申报评审书
发布时间:2020-12-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继妹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姓    名(1)

黄华萍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78年5月


行政职务

副校长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小学语文教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手机(必填)

 

13813662051


E-mail(必填)

1360713360@{域名已经过期}

 


姓  名

(2)

陈莉敏

性  别

民 族

出生

年月

1976年9月


行政职务

课程教学处主任

专业技

术职称

中小学高级

研究专长

小学语文教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文学学士


工作单位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手机(必填)

13961461518


E-mail(必填)

29751217@{域名已经过期}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谢华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行动研究

指导课题研究

徐惠芳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行动研究

指导课题研究

张丽芳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行动研究

具体开展实践研究

顾亚新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行动研究

具体开展实践研究

吴仁娟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中小学高级

行动研究

具体开展实践研究

刘宏伟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行动研究

具体开展实践研究

韩苹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中小学高级

行动研究

具体开展实践研究

王忠萍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中小学一级

行动研究

具体开展实践研究

孙玲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中小学高级

行动研究

具体开展实践研究

商丽芳

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中小学高级

行动研究

具体开展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课题名称

立项部门

立项时间

任务分工

完成情况

提升语文教师教学智慧的行动研究

省级课题

201008

行动研究

顺利结题。

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市级课题

201208

行动研究

顺利结题

小学语文主体学习模式的研究 

市级课题

201308

行动研究

顺利结题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论文或著作名称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或出版时间

巧设支点  合理想象

考试周刊          

201704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构建语文活力课堂

语文天地编辑部

201601

小学语文自主教学模式的建构与策略运用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社

201512

从细节触摸文本灵魂-浅谈深入解读文本的方法

广西现代教育杂志社

201701

读写相结合,思维入课堂

省第十七届“蓝天杯”

201909

无痕教学,润泽学生生命

省第十七届“蓝天杯”

201909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堂随文小练笔

 所谓“课堂随文小练笔”,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指向写作训练,深度挖掘教材,巧妙找准文本训练点,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捕捉自己的真实感受,围绕某一个写作重点进行小篇幅的写作练习。随文小练笔涉及的内容很多,如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对同类文章展开的联想、对同一结构或类似结构文章的仿写等,它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材,把写作有机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使读写相得益彰。   

 2.小学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

    所谓策略,是指各种方法的一种整合, 就是以课堂随文小练笔为载体,整合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探索充满活力的高年段课堂小练笔的教学策略。在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建构序列化的适合高年段课堂小练笔的操作模式。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积累、运用,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从相关资料来看,已经有很多语文教育者从随文练笔的价值、方法、内容、策略、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以语文教材为例,随文练笔的设计从多个角度体现了不同的要求,有句式仿写、段落仿写、篇章仿写、立意仿写、利用留白,拓展文本、填补空白等多种形式。然而,当下课堂小练笔的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偏颇:(1)凸显“工具性”的机械操作;(2)张扬“人文性”的越俎代庖;(3)设计不够精当。如不能实现语言的有效迁移、虚情假意、教学面窄,老师指导无侧重等现象,致使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课堂随文小练笔能使习作教学有所依托,有所参照。小练笔的随机进行,能大大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从而也能极大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尤其到了高年段,应该从学习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组织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做到偏重于因文而异,即找准小练笔的切入点进行练笔的教学模式,把语言学习与悟意入情融为一炉?如何让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情感这根线上,能保证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语言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以《小学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策略研究》为专题研究,对全面实施课堂随文小练笔进行探究。

(三)研究目标

1.研究如何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空白点,拓展延伸点等,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探索基于教材的“随文练笔”的策略和途径。

    2.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写法,实现文本语言的内化和写作方法的迁移,提升课堂练笔的有效性。

    3.通过“随文小练笔”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实现思维的多元化发展,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能力。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本课题以语文教材为凭借,以阅读课堂作为主渠道,进行实践与研究,探索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1. 部编版教材中随文练笔的调查

     2. 部编版教材中随文练笔内容的挖掘研究

     3. 课堂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    

4.课堂随文练笔的案例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平时自己坚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常上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学习,做好教师个人读书随笔集,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实施。

 2.案例研究法:教学案例是对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学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案例分析就是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内容。参研教师要随时做好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3.行动研究法:针对如何提高阅读课堂中随文小练笔有效性制定相应对策,在课堂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策略。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组织活动,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并对实践进行反思,最终形成资料。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分段总结。通过总结为研究提供信息,为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保障。

 5. 成果展示法:把学生的小练笔结集成册,向全校老师展示;研究过程中的学生作文能在一定范围内参赛或发表。参研教师论文能在各级评选中获奖或发表。

(六)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结束,为期三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9年8月)

    1.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具体要求,明确本次实践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2.分析现状,确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9年10月—2022年5月)

    开展“课堂随文小练笔”实践,归纳总结练笔策略。按照课题组前期提出的研究途径开展研究活动,主要包括:(1)读写结合,注重练笔;(2)挖掘读写切入点,精心设计小练笔;(3)及时评价反馈。

    本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针对如何提高阅读课堂中随文小练笔有效性制定相应对策,在课堂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策略。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组织活动,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并对实践进行反思,最终形成资料。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22年6月—2022年8月) 

    对学生进行调查,由此整理资料,认真总结活动经验,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完成项目的工作报告。

    本阶段采用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分段总结。通过总结为研究提供信息,为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保障。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改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高的人他应该有着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识、读、写、听、说能力发展全面而协调,一个有着良好语文素养的人,他会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无比热爱,他会对语文学习兴趣盎然,一个有着良好语文素养的人也会有着丰富的想象,敏捷的思维,更会有着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优秀的文化渊源流长。各种文体应运而生,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也就实践证明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让学生养成“多读”,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专门的积累本、分项记录整理好词、佳句、写作方法、读后感、自编名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前提下,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周记,作读书笔记,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态度去生活。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责任人

阶段成果(限5项)

课题实施方案

报告

2019年8月

黄华萍    陈莉敏

阶段实施计划

报告

2019年9月

黄华萍    陈莉敏

中期研究报告

报告

2020年9月

黄华萍    陈莉敏

结题报告

报告

2022年1月

黄华萍    陈莉敏

形成系统的语言表达体系

学生表现

2019年9—2022年7月

黄华萍    陈莉敏

最终成果(限3项)

反思、研究心得

教学反思

2019年10—2020年12月

黄华萍    陈莉敏

研究经验汇编手册

工作札记、案例、论文等

2019年9—2022年8月

黄华萍    陈莉敏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成员研究能力

本课题组成员都曾经主持或参加过市、区级立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核心组成员撰写的活动案例、反思、论文等获奖或发表的多达几十篇,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课题组核心成员是课题研究的主干力量,其中不仅有多名中小学高级教师,而且还有区学科带头人2名,能发挥较好的研究和带动作用,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课题实践价值

良好的语言表达是“未来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而当前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意愿并不强烈,被动的思考不能激发他们举手的愿望,因此大部分学生习惯了等待答案,而不是“说”出自己的见解,其写作表达的能力可想而之。

(3)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比较完善,网络设施比较先进,是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现代化的摄录设备可为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的研究提供比较到位的服务;学校图书馆是市示范图书馆,有很多关于语言表达的书籍,可为理论研究提供保障;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都具备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再加上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这些都是展开研究的有力保障。

(4)制度保障

建立研究学习、总结、活动制度,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加强协作,加强教师教育理论与科研方法的学习,定期开展课题组活动,学校对课题研究开展的情况定期评价考核。

(5)【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提要——汉语   阅读》 主编:唐懋龙  2015年1月

  《小学语文课例范式与实施策略》   主编:朱洁如 2012年10月

  《在享受中教语文——我的思与行》   金玉著 2014年12月

  《课程 教材 教法》   2015年第一期

(6)研究保障

  1.专业支持: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我请了市、区教研室有关专家进行培训指导,学校教科室、教研组等相关部门的支持,自己也不懈努力。

  2.研究力量:课题成员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3.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读了大了相关方面的读物。上网查找,了许多相关方面的资料。

  4.保障条件:参与课题组的成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这是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基础性保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  总访问量统计  
Copyright? 2016-2018 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 版权所有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魏村街道向阳路9号   苏ICP备10201501号-2 联系我们:kad2004@163.com